雖然聲音類觸發最廣為人知,但其實除了上篇13種常見的聲音類觸發外,ASMRtist在各作品當中做的,比我們想像的多多了。舉凡影片當中的情境、眼神交流或視覺效果的呈現都可能讓我們感受到ASMR。(推薦你:ASMR聲音觸發篇,總有一種能讓你感受到大腦被按摩的酥爽)
情境類
特定詞語(certain words)
一些特定的詞語能夠引發ASMR的感受,例如許多包含s、p、k等氣音的詞語,或是輕聲地低語你的名字等。其實某些有特殊意義的詞彙也能夠達到ASMR的感受,讓你想到過去的記憶,進而引發正向的感受。也因此,關於特定詞語類的ASMR可能會因為語言而有觸發效果的差異。
個人關注(Personal attention)
如果希望能紓壓或解決失眠問題,可以嘗試看看個人關注類的影片。根據研究,僅次於低語(Whispering),有69%的人曾在個人關注(Personal attention)類影片中獲得ASMR的感受。ASMRtist們透過鏡頭輕聲地和你聊著天,彼此間如同老朋友般的眼神交流,不時還會揉揉你的頭,摸摸你的臉。
角色扮演(Role-play)
角色扮演類的影片與Personal attention相似,但Personal attention更偏向ASMRtist本人和聽者的交流。而角色扮演類影片除了特別的關注外,也著重於各種道具和情境的展現。
在角色扮演的ASMR中,除了ASMRtist本身的創意外,也可能與其過去的經驗相關,包括耳朵清理、化妝、剪髮、醫護類影片都是大宗中的大宗。
眼神交流(Eye contact)
在現實中,長時間的對視有時讓人感到尷尬。但在ASMR的世界裡,ASMRer溫暖的眼神有時讓觀眾感受到親密感,彷彿獲得了陪伴。注視及眼神的交流或許與personal care一樣,是基於觀眾感受到被重視、珍視甚至關懷的感覺,而觸發的ASMR感受。
按摩(Massage)
看著別人被按摩(頭部、臉部或是背部按摩皆可)自己也能有ASMR的感受,很神奇吧!想當初,我就是這麼踏進ASMR的坑呢!其實除了ASMR類的影片,搜尋芳療(Aromatherapy)也能在Youtube找到相關的內容。
視覺類(Visual)
手部的動作(hand movement)
無論屬於上述哪種種類,大部分的ASMR作品其實都有加入手部的動作。緩慢的手部動作,搭配上ASMRtist輕柔的低語及溫暖的眼神就已經是一部完美的ASMR作品了!
物理類(Tactile stimuli)
包含光的刺激、按摩、摸頭髮等,ASMR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。就像當我還是孩子時,那時的我還不認識ASMR,卻知道自己特別喜歡媽媽幫自己吹頭髮、梳頭髮的感覺。現在回想起來,那或許就是對ASMR最早的感受!
除了上述這些感官的刺激外,ASMR的觸發也另有一些規則可循。許多粉絲數破百萬的ASMRtist們大多遵循著這些原則:
1.體貼且讓人感受到被關懷
2.能讓人產生共鳴
3.細心且專心地
4.值得信任地
稍稍回想自己看過的那些ASMR作品,是不是也正好符合這些特質呢?那可不只是一個巧合喔!難怪不只一家的品牌或廠商也開始踏入ASMR的領域,以ASMR為題製作廣告。或許除了希望搭上熱潮的順風車外,是基於ASMRtist們備受信任的特質嗎?
Hello,我是筑欣:
拾·誠實【10xhonest】是一個關於我閱讀、生活、博物館、影劇動畫及ASMR的天地。即時訊息的更新,可以追蹤Twitter。
博物館系列
2020台北好去處《康熙臺灣輿圖》、《發現台灣》30元一次看到飽
閱讀系列
【《美麗新世界》反烏托邦必讀經典】快樂,究竟由誰來定義?而你擁有的自由,是否真的自由?
ASMR系列
影劇動畫
《Into the night/絕夜逢生》永不見天日的末日短劇
【想見你評價】從中二懵懂的小鹿亂撞到討論穿越時空的虐戀(全文劇透)